

近日,省农科院草科所专家熊先勤、王晓强来到务川自治县,与县农技研究员田雄等畜牧产业农技人员一起到栗园草场调查研究酸模危害草场情况,对清除草场酸模杂草提出建设性意见。
酸模是一种中草药,为蓼科酸模属植物牛耳酸模,以根、叶入药,务川称为牛耳大黄。酸模为多年生草本,高50~200厘米。根肥厚,黄色,有酸味;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具浅槽;以种籽有性繁殖或以根无性繁殖,繁殖力极强,只要有一株酸模生长到种籽成熟,第二年在其周围会有上百株以上的酸模生长起来。在栗园草场,现已形成一种危害草场的恶性杂草。
栗园草场原有面积18万亩,近20年来,因禁止传统放火烧山改良草场做法,大部份草山草坡地已进化为林地,现可利用草场面积仅5万亩左右,以退耕还草还牧平坦地块为主。近年来,实施草地改良,草场地面多次翻耕,为酸模萌发繁殖创造了条件,酸模草占比越来越大,成为优势草种,挤占了优质牧草的生存空间,有的地块酸模占比90%以上,造成草场载畜量下降,影响了农牧民的养畜经济效益。有必要对这一危害草场的杂草进行清除。
通过现场调研,专家提出初步治理方案:一是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就是筛选并利用酸模的敏感病毒或细菌进行接种,让其自然感染死亡:二是利用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使有效成份直达根部,让其全株死亡:三是小面积可采用多次铲除的办法让植株无法获得养分而死亡:四是将其当作中草药资源加以利用,最好找到一家需要土大黄的中药厂家,发动群众采挖后出售。